多日前,來自浦江縣的王大伯前往浙大四院腎病科求醫,醫生接診后,很是驚訝——他身材瘦小,但右臂卻出奇粗壯,呈現淤紫色。右肩比左側低了一大截,手背腫得像饅頭,胸口有明顯靜脈曲張,胸部異常增大。手抬不起來,手肘和手腕關節活動困難,還要時時刻刻忍受腫脹疼痛, 原來,王大伯是一名腎衰竭尿毒癥患者,3年前開始血液透析治療。血透患者手臂上通常都有一條血管通路,用于血液的引出,經過透析機“凈化”再回輸體內。王大伯先后建了兩條血管通路,陸續都出現了問題。半年前,右手臂開始腫脹。但王大伯多年前因使用造影劑(碘對比劑)出現過嚴重過敏性休克,因此他拒絕了當地醫院“做造影評估血管情況”的建議,前來浙大四院求醫。 浙大四院腎病科主任楊毅帶領血液透析通路團隊,對王大伯的病例反復討論,初步判斷病因是右側中心靜脈閉塞,使得透析的血液無法回流,手臂腫脹持續加重。 楊毅表示,首選的解決方案是通過DSA血管造影下,開展經皮血管擴張治療,創傷小,但術中需要用到造影劑(碘對比劑),王大伯不愿再冒險。第二種解決方案,放棄血液透析,改為腹膜透析治療,但是王大伯擔心效果不好,自己不能勝任居家腹透的操作。第三種解決方案,在左手新建一條透析通路。但是問題又來了,他的左側手臂血管條件不佳,建立新通路也需先造影再植入人工血管,手術創傷大。 其實,家人也帶著他去過幾家杭州的大型三甲醫院,專家建議基本相似。王大伯掙扎再三后,選擇放棄。在醫護人員輪番勸說下,王大伯仍舊拒絕了所有的治療方案,“我還能忍忍,我回家熬著! 出院回家的王大伯,每周都會接到住院期間主管醫生吳龍龍關切的電話。通過一次次溝通,吳龍龍得知,王大伯出院回家后病情進一步加重,手臂皮膚多處潰爛,甚至開始“飆血”!拔覀円呀浾业叫路椒,還在組織多學科專家,論證這個方法的可行性!彪娫捓,吳龍龍不停地鼓勵和勸說,分享最新的進展,希望幫助他重新建立直面疾病的勇氣。 王大伯出院以后,楊毅仍不放棄,組織成員查閱了大量的文獻,并多次和放射科討論,發現有案例使用“釓對比劑”可以取得相似的效果。浙大四院普外科、神經外科之前有過“釓對比劑”在術中的應用經驗,于是楊毅專門組織多學科專家共同討論可行性方案。 “從原理上,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。如果患者不做手術,手保不住,未來也沒有生活質量可言!睏钜憬榻B,“釓對比劑”通常應用在磁共振檢查中,在X射線下顯影效果沒有“碘對比劑”好。中心靜脈緊鄰心臟大血管,手術難度和風險本身就比較高,顯影條件不好,對醫生來說手術挑戰進一步升級。但是,這幾乎是目前唯一且最佳的解決方案。 醫生的關心和耐心以及經過重新論證的新方案,終于讓王大伯鼓起勇氣,重拾信心,重新辦理住院。5月下旬,在放射介入手術室,楊毅團隊順利實施DSA下頭臂靜脈開通手術。隨著釓造影劑安全注入,靜脈閉塞情況清晰可見,通過微創介入技術精準開通了閉塞的血管,同時放置周圍血管支架,預防再次狹窄。 “之前手腫在這里,頭都是悶悶的、昏昏沉沉,現在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”。術后第二天,王大伯右上肢腫脹明顯緩解,上臂圍縮小了10cm,胸壁靜脈曲張緩解,增大的右乳也明顯回縮。術后兩周,王大伯手臂青紫基本退去,臂圍恢復正常,整個人狀態煥然一新。 重燃希望的背后,是一群人的共情和堅持,是醫患之間彼此信任和成就。據介紹,浙大四院腎病科血管通路團隊由主任醫師、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導師楊毅帶領,成員多在日本靜岡縣立醫院、浙大一院等國際國內知名血管通路醫院進修學習,擅長處理各種復雜的血管通路并發癥,目前是浙中西地區規模最大、技術最全面的血管通路診治一體化中心。 |
GMT+8, 2024-6-30 09:01